首页 | 星河章程 | 星河流芳 | 星河新闻 | 关于星河 | 星河灿烂 | 星星之光 | 星河频道 | 星河心桥 | 星河互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河新闻 >> 星河盛荟 >> 第十九届
 


潮汕有个好姑爷
潮汕星河奖基金会门户网站 http://www.xinghejjh.cn      来源:    提稿时间:6/13/2010 9:59:13 AM
[字体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列表

潮汕有个好姑爷
 
■杨秀雁
 
 
    潮汕在岭之南,粤之东。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宋朝一代名宦陈尧佐曾寄诗盛赞:“从此方舆载人物,海滨邹鲁是潮阳。”古潮州地方曾置潮阳郡,老先生是彰扬潮州即当今的潮汕地区,是可以比美邹鲁的教化之邦。的确,这里人杰地灵,不但潮汕子弟多才俊,就连潮汕闺女也慧眼识珠,鸣凤求凰,出了不少好姑爷。且不说那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的非凡成功和炫人浪漫,其中有一位两度荣膺世界杰出华人荣誉称号的赵泰来,就是潮汕姑爷中的翘楚。
 
    谅必许多人都听闻过名满天下的赵泰来的美名,却未必料想到他还是位地道的潮汕姑爷。即使是潮汕闺女、他的夫人陈卓宜,当初也料不到准姑爷是这般出奇地好。
    初相识时,她只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书画家,又是收藏家,平时在家习画,也到电视台主持文物鉴赏讲座,有时开画展,走访画廊或古董铺。正是书画情缘,引来红绳系足,缀合了这对年青人。
    上世纪动乱年代,陈卓宜从老家潮安东凤到香港与家人团聚。她一边上学读书,闲暇时常到亲戚开的画廊玩,有时也帮忙看店裱画。赵泰来不时也到这个画廊看画,对这个单纯文静的小姑娘渐次熟悉了,有次,他逗着说:“你老待在这里,我带你去看电影吧!”没想到她真答应了。又有一次,她问赵泰来:“请你教我裱画好吗?”他当然同意了。学裱画,倒让赵妈妈结识了这个来自潮汕的俊姑娘,相见后就倍加爱怜。熟络之后,禁不住问她:“阿宜,做我家的媳妇好吗?”正微笑的她霎地桃腮泛红,羞得埋下了头。过后,赵妈妈对他说:“阿来,没错的,不用找了,媳妇就是她了!”知情的亲朋戚友也都同声赞成,他越觉出她的好来。不过,姑娘尚小,未急于谈婚论嫁。可两颗心早有灵犀,一个是人面桃花花解语,一个是倜傥风雅雅怡人,加上彼此有太多的相同相似,雀桥已通,两情依依。1982年,他俩由相悦而终成佳偶,携手踏上红地毯,从此鸾凤和鸣,成为令人羡慕的一对才子佳人。
    简朴的婚礼,就此联结起两个曾经显贵的大家族,联结着中国近代许多风云际会的历史故事。
    平实而随和的赵泰来,身世却不平常。1954年出生的他,祖上是旅居新加坡的华侨,祖父和父亲都在新加坡悬壶济世,后来父亲转来香港行医,解放后又携家带口回到祖籍广东东莞,在虎门医院当医生。早先,祖父、父亲也喜欢习画并爱好收藏,而他的祖母又与大画家黄君璧、张大千、赵少昂等交好。生在世家望族,他4岁时便开始学画,稍长又涉文物鉴赏。内地“文革”期间,父亲被批斗身故,许多亲属也死于非命,15岁的他只好投奔香港族人。大姨妈出身豪门,终生未婚,视他比亲生儿子还亲,引荐他师从黄君璧、张大千、赵少昂等大师学画,并且成了赵少昂的入室弟子。名师出高徒,他画艺日精,工笔画颇见功力,受到张大千的称赞。此后,他曾多次在香港和国外举办个人书画展,也曾在香港举办中国历代名画展及唐伯虎绘画展览,还曾编辑出版《中国历代名画选集》、《郑板桥兰花画选集》等书,在香江文化圈也算是个人物。
    常说姻缘无错对,太太刚好也出自名门。她祖父曾是富甲一方的商界领袖,早年在港经营“南北郊”大米转口贸易,出任过香港商会会长,解放后被物色为广东省首届政协委员。父亲原来是外科医生,后来到港岛行医。她生长在山媚水美的潮汕,十来岁才移居香港,欧风英雨吹洒不褪她潮汕姑娘特有的秀美温婉,煞是贤惠可人。
    珠联璧合的婚姻,和和美美的日子。但,这时新郎心里,正深锁着天大的一个秘密——又一支更加显赫家族更为神秘的世纪烟云,注定要长久地尘封在心头深处,憋得人好不难受。
 
    原来,赵泰来到香港之后,一个谜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漂亮高贵的姨妈为什么是独身女人?听人讲,姨妈年轻时姿色出众,温柔端庄,追求者不乏富商高官,名门贵裔,始终没人能打开她的芳心。窈窕淑女守身不嫁,很令人们疑惑不解,他也觉着姨妈好神秘!
    1977年春天,在港岛的一座豪宅里,鬓发飞霜的大姨妈坐在她心爱的雕花檀木靠椅上,喊他来到跟前,说:“阿来,我的日子怕是不多了,我死后将家族在香港和欧洲的全部财产交给你一个人继承。”当他还在惊愕中,一纸《公证遗嘱》递了过来,“千万记住,遗产的事不能对外人泄露一个字!”听着姨妈再三叮咛,他接过遗嘱,如坠五里雾中:为什么?为什么!“阿来,我之所以在众多晚辈中选定你做继承人,就是因为你人品可靠。”姨妈柔声说出了心迹,“当年,你外曾祖父将财产交给我继承,也是因为我沉稳。”
    他知道外曾祖父伍廷芳,是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曾是清廷驻美利坚和秘鲁使节,民国后官至司法总长、外交总长、代总理,成就一世声名。官余热衷古物珍玩,因官声所蔽,收藏不为后人道也。伍家的收藏历经三代人的搜寻添补,如山之积。到底有几多,多珍贵?姨妈悄悄说道:“孩子,实话告诉你,有些财产连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玄!这姨妈,连人带物一样神秘。
     到了1979年春天,姨妈让他接受香港数千万的房屋和产业,还带他看了在港的收藏品。哇!密密麻麻,堆满整整两层楼,看得人目瞪口呆。姨妈拿出一张世界地图和一串钥匙,说:“孩子,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在欧洲的一个地窖里,会让你大开眼界!”天外飞来的巨大财宝,顿教人几乎窒息。
    1981年,又一个春天,他接到去英国接受遗产的通知,千里迢迢来到伦敦郊外一处家族80多年前购置的巨大庄园。白金汉宫的瑰丽,伦敦吊桥的风情,都难以引领他驻足流连。他手攥姨妈给的藏宝图,费尽周折,才在庄园的一个隐蔽处找到姨妈所说的地窖入口。啊!这就是积聚了家族几代人心血的洞窟?是耗尽姨妈一生幸福守护着的地窖?巨锁背后,深藏着百年玄机。不是阿里巴巴,不喊“芝麻──开门”,他费力打开了一把又一把铁锁,又艰难地打开地窖门,满眼都是蛛网灰尘。待拿电筒一照,见到大大小小难以计数的破败木箱,竟一直堆到洞口。打开几只靠近门口的木箱,掀开爬满小虫的稻草、棉花,映入眼帘的,尽是尘封了几十年的古书画、陶瓷、玉器、铜器,令他心如打鼓,百感交集。这地窖究竟有多大?这里头到底堆放了多少这样的箱子?⋯⋯他忽地明白了:为了守护这些未曾谋面的珍藏,美丽的姨妈赔上了漫漫的一生,把青春和爱情深埋在这些奇珍异宝之中。情感的喷泉顿时奔涌,他不由跪倒在地窖门口,放声痛哭。
 
    姨妈的谜底揭开了,就该轮到他来严实地守住这个秘密。往后会怎样?茫然。只知道:烦恼开始了!他必须搁下至爱的画艺,来做这些古董的守护神。
    幽深地窖犹如时间隧道。他,撞进了古远,撞进了惊异,撞进了惶恐。
    他把木箱一个个翻检,触手是宝:有春秋时期的王子午鼎,有珍稀的金镂玉衣,有南朝的青釉四系罐,有明代文徵明《百美图》画轴,有乾隆亲笔御书《孙子兵法》竹简⋯⋯琳琳琅琅,美不胜收。单说那幅晚唐时的唐卡,品级仅次于西藏布达拉宫的收藏;那只高贵的紫檀龙椅,与故宫的应是一套;那口明嘉靖官窑青花鱼藻大鱼缸,直径就有1米;以至八国联军入侵时抢走的圆明园菊花石,哪一件都价值连城。
坐拥宝城,如坐冰山。他小心翼翼,不敢对任何人泄露一点风声──连太太也不好轻易透露,更不能请人帮手──请家庭工也不行,一切都只能一个人苦干。因为稍有走漏风声,就会引来盗贼,说不定就招惹杀身之祸。一天又一天,他象蚂蚁搬家,一个人悄无声息地将宝物一件件从地窖里扛出来,又苦,又累,又险。尘封80多年的地窖里不乏老鼠、毒蛇和虫豸,有一次在搬木箱时,冷不防箱底下窜出一条银环蛇,若被咬了可就没命。一次他在清理宝物时他被碰掉了几颗牙齿,只好安上假牙。在扛一件战国时代的青铜器时,又不慎砸伤左脚,5个脚趾粉碎性骨折,住院一个多月才康复。孤身寂寞,他养猫作伴,还养着4条凶悍的猎犬来守家护宝。
     岁岁年年,春去春来,他把数不清的宝物清点整理,鉴定登录,重新包装。包装也颇费周折。当下,一块包装泡沫要卖4英磅,一个包装盒要十二、三英磅,不得不节约着点。他常到大街小巷转悠,出入各个家具店,看到人家搬运家具就高兴,因为可以捡到人家丢弃的包装材料。住着豪宅捡破烂,周围的人好奇怪,他因此而出了名。他揶揄自已:住高级别墅的“超级乞丐”。尽管这样,买包装材料还是花去了他96万英磅。为了装裱唐卡,他专程到日本,花了上百万元。为了防止青铜器被氧化,他奔走欧洲各国,寻找最尖端的防氧化处理技术。
    这一干就是10年。10年艰辛,再苦再累都可以忍受,最令他难受的是极端的寂寞,长年累月囚禁孤岛似的寂寞!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清理出来的古董竟有5万多件,有香港媒体估计,其价值超过8亿元。可是,既为无价之宝,能用金钱量度吗?
    后来,一些机灵的文物商闻讯,便蜂拥而至,都想趁机淘宝。有人为要讨好他,频频邀他吃饭和观光。烦人!他都婉言拒绝了。有位香港商人出价600万港币,求购一口明代官窑大鱼缸,他就是不卖。
家族的收藏不但一件也不卖,他还要尽力寻访流失在国外的中华文物,让国之瑰宝能够“回家”。为此,他出入伦敦拍卖会,仅大英博物馆就去了400多次,而且足迹踏遍意、法、瑞士等欧洲诸国,还有美洲。有一次,听朋友介绍说,有一件在广州兰陵皇墓出土的铜器,是春秋时期的四辅首铜鉴,堪称国宝。他赶去看了,好大,动了心。有几个人争着要,有人讲,几个博物馆都在抢,想得到这个很难。他很想买下来,但钱不够。干着急没用,想了想他就把自家的房子押了,又补了一些玉器、书画,才买了回来。那些年,为了收藏流失的文物,他几乎痴迷了,毫不痛惜地就把英国的几处房产卖掉。
     他不是富豪,却可以为收购文物一掷千金,而生活又极其俭朴,粗茶淡饭,粗布衣衫,通身上下没有一件名牌,连小车也没有,出门都坐公共汽车。他说:我买衣服,看见大减价才买,有便宜的,西装买六七套都一样的。人家说我天天穿这件衣服,这有什么不好?我穿我的,不关别人的事。
     香港《人物周刊》评曰:赵泰来是个奇人!
 
     他却说:“我不算什么,我太太才是奇人呢。”
    1991年春的一天,他终于下了决心,小心翼翼对妻子说:“太太,有件事我对你隐瞒了9年。”为了不惊吓着她,他尽量说得平静,“你要作好思想准备,我们家的那些破铜烂铁,能买下英国的一个小岛。”
    “这个我早就知道,虽然我不太懂文物鉴赏,但我知道你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亿万富翁。”听了她平静的回答,吃惊的反而是他。原来这些年来他十分隐秘的“地下工作”,她完全心知肚明,只是装聋作哑,实际上是在默默地支持着他。透心的激动,让他不禁紧紧抱住妻子,双眼湿透。
     太太的奇事还真不少。他原先守着如山的宝物舍不得卖,还在千方百计搜寻国宝,后来却要统统捐赠出去,这样的事太太也不激动,只是十分平静地说:“再宝贵的财富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一生只想和你做平民夫妻。”当他捐赠出名之后,她就不肯跟他出街。有时一起出门,拐个弯她就不见了,四下里张望,发现她正走在对面街上。就连两个人喝早茶,都是她先走,他后到,走不同的路线,坐下来就吃,也不说话,吃完各走各路,像搞地下工作一样。他好纳闷。后来,听她对他的朋友说:“别人以为我们多有钱,其实这个人把东西都捐了,万一我被绑票,他也没钱救我。”
     说起来,他捐赠也是太太的点拨和牵线。上世纪80年代,她认识新华社香港分社摄影记者唐理奎,他也因此与唐相识,并且成为好朋友。知道他正为几万件藏品如何处置而寝食难安,唐劝他:“这么多好东西,你保管也很困难,不如捐给国内有能力收藏的博物馆。”是呀,姨妈生前一直很想办个博物馆,而动荡的中国让她的愿望落空,白等了一生。自已没有孩子,宝物留着没用,不如捐出去,代姨妈圆她的乱世遗梦,让老百姓都能欣赏,不是很好吗?捐!
     没想到这决定惹来了大麻烦,几乎众叛亲离。叔叔、兄弟、妹妹、堂哥等一起拥上门来,哗声一片。这个说他神经有毛病,那个骂他是败家子,大妹妹竟然说:“我们香港家有个赵泰来,正常人手是正着伸的,他是反过来伸的,他对别人特别好,对我们家好处不多。”为阻止他捐赠文物,族人放出狠话:如果他一意孤行,赵家所有亲人统统与他断绝关系!
     黑云压顶,四面楚歌。咋办?他陷入了极度的焦躁,彷徨⋯⋯
     在他苦闷、甚至有些动摇之际,还是太太始终鼓励他,支持他挺过难关。她一面通过唐记者联系国内博物馆接受捐赠,一面竭力消解赵家内部的紧张。在她的调停下,他将自已百分之二十的古董分给了家族里的人,终于化解了一场亲情危机。
    1991年,他分两次向江苏盐城市博物馆捐赠各类文物共853件,又向中国历史博物馆捐赠清代名家书画作品32件,有乾隆亲笔御书《孙子兵法》竹简、明代文徵明手绘《百美图》画轴等。随后,他向广州艺术博物院捐赠一大批藏品,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二级文物。这只是他10多年来捐赠的很小一部分。在广东番禺宝墨园中的“赵泰来艺术宫”和“赵泰来藏品馆”内,陈列着他捐赠的文物逾千件,包括历代铜器、瓷器、玉器、书画、唐卡、唐三彩等各类文物艺术品,其中有他爱不释手的圆明园被抢走的菊花石,更有金缕玉衣、王子午鼎、唐三彩马等珍贵文物,其年代可追溯至周代。2006年春节前,位于广东东莞粤晖园的“赵泰来珍宝馆”开馆,在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10层楼里展出的众多珍贵文物,令人叹为观止。截至2006年初,他无偿捐赠给祖国的文物达几万件,装了20个集装箱。
    千里万里,跨洲越洋,几万件珍宝,20多个集装箱,仅运费就是个天价。大度的太太依然和他心贴心,支持他卖掉了伦敦的4处别墅,筹措运输费用,才得以一次次地把文物运回祖国。
    太太曾经评说:“他这个人呀,最爱的是他那些文物,其次是他的父母,下来是兄弟姐妹,再下来是他自已,最后才是老婆。”其实她的心地也是一样。他们的最爱都是中华文物,却都割舍得将这些珍宝一批批地捐赠给祖国,千方百计让宝物早些“回家”。
    1992年,他们入了英籍。自认为“普通小女人一个”的太太,就在伦敦经营着一家中国餐馆,不为赚多少钱,只为充实人生。他俩,实现了身和心的回归——做平民夫妻。
 
    新千年第一春,赵泰来在助手李蓬白陪同下走访潮汕。
    姑爷自远方来,而岳家人全都旅居在外,汕头的收藏爱好者董思永邀请他俩拜会原中共汕头市委书记、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林兴胜,热情的林老便当起了东道主,请他俩吃小米、笋粿、蚝烙等驰名小吃,陪着到潮安东凤巡视岳家祖屋,看望乡亲父老,还游览了汕头市区、古城潮州以及淡浮院等名胜。初春的潮汕,山青海碧,流绿飞红,令主客都心旷神怡。
    这是他第一次踏足太太故里,如果不因心爱的太太,没准就有这第一次。孰料有了第一次,竟然有了好几次。难道潮汕有什么让姑爷如此深深牵挂的?
当然有。那就是潮汕星河奖!
    他和林老,身分各自不俗,也都不沾尘俗。眼前这位潮汕姑爷,衣着随意,口味随便,说话随和,除了浓浓的广府口音之外,全没半点特殊之处,这让一生俭朴的林老觉得十分投缘,因而无所不谈。谈着谈着,就谈到了潮汕星河奖。还在10多年前,林老和时任广东省政协主席的吴南生,为了潮汕的长远发展,共同倡议创立潮汕星河奖,宗旨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奖掖潮汕佳子弟,造就银河摘星人”,引导青少年朝着有德、有识、有为的方向发展,早日成长为振兴中华、繁荣潮汕、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这倡议,社会各界好评如潮,海内外潮人随之掀起阵阵大力支持的旋风。10多年过去了,星河奖掖了一批又一批在品德、学业、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人才苗子,被青少年称之为“潮汕诺贝尔奖”,成为全潮汕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工程。听着介绍,他感动得不停点头,连声称赞“好,好,了不起!”心诚则灵,林老对星河事业的一片赤忱,撞开了又一颗同样滚烫的心,他坐不住了,真诚地问:“我能帮助做点什么吗?”
    林老想了想,话题转到刚开工不久的星河大厦,说建成后会作为全潮汕培育青少年人才苗子的基地,成为联结潮汕三市的纽带和桥梁。星河大厦也象星河奖一样,得到海内外乡亲的热情支持,但是资金尚有缺口。听到这里,他问:“缺多少?”林老说了个大概,他紧接着说:“没问题,我来帮忙!”
    他是性情中人,直把太太家乡当成自家故乡。星河的事业太棒了,怎么说也要出一把力!
    君子一诺千金。不久,受他的委托,李蓬白再次莅汕,带来10件值好几千万元的珍稀古瓷器彩色照片,说:赵先生要将这批宝物赠给星河基金会,由星河出售后补充星河大厦资金的缺口。还建议:星河大厦建成后,赵先生可以提供展品设立一个珍宝馆,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文化的教育。这样的大好事提着灯笼都找不到,无须多加思虑,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签下了初步协议。
    出售文物非是易事,10件瓷器尚找不到合适的买主,星河大厦已顺利提前建成了。他特别高兴,于2004年12月17日兴匆匆赶到汕头,参观之余,盛赞大厦亮丽,气派,正式签下了捐赠文物设立星河赵泰来文博艺术馆的协议。
    星河基金会以极度认真的姿态来回应,积极筹划展厅、展橱,加紧申办文物进口等等事项。但是,好事多磨,因为程序等诸多原因,一拖两三年,文物就是进不来。他等急了。2007年6月下旬,他作为十大华人企业家应邀到北京,参加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和谢国民等侨界精英一起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随即又匆匆南下,约同李蓬白马不停蹄地赶到汕头,磋商如何张罗文博馆早日开馆。刚走下长途汽车,他来不及掸去旅尘,也顾不了吃饭,就急着直奔星河大厦,巡视展厅,察看展橱,探讨如何改进完善,竟是那么专业,又是那么一丝不苟,让人打心里敬佩。对他来说,这很平常,他做事情从来就是这么投入的。更何况,他已把星河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了。
    8月23日,李蓬白押运五百多件珍贵文物风尘扑扑地漏夜抵达汕头,交给星河。赵泰来原本计划,文博馆筹办工作要密锣紧鼓加快进行,可是身不由已。因为两年前,他就受聘为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倡导和关怀下设立的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艺术顾问,是国家的高级文物顾问,时常马不停蹄地为我国的文物保护而到处奔忙,根本就无隙脱身。
    星河的事搁着,他总觉得亏欠着千万青少年似的,总有挥之不去的焦急和无奈。待到又一个新年来临,他才千方百计挤出一点点时间,于2008年1月3日约同李蓬白急急忙忙赶到汕头,翌晨就由林兴胜等一班人陪同来到星河大厦,走进展厅,亲自开箱清理文物,亲自布展,从上午一直忙活到晚上,除了中午停下匆匆吃饭之外,一口气赶工十多个小时不休息,连跑下手的青年小伙子都累酸了腰腿,他却越干越来劲,精力充沛。就象作画一样,他要一笔一划地精工细描,让文博馆象工笔画似的精致完美。但是时不我待,次日一早,他又得匆匆踏上旅途。他只能争分夺秒!
    无论如何也得再挤时间到汕头!他一天天地掐指算着盼着,也许6月中能够挤出一天两天。又是事与愿违,刚好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他被千挑百选后评为中国文化遗产十大年度杰出人物,非得赶赴北京出席隆重的颁奖盛典和报告会不可,只好再一次由李蓬白代劳。6月11日下午,李蓬白又带着几十件珍藏文物来到星河,并按照他的意愿安排择吉开馆的事宜。经过协商,初定于这年8月的第十九届潮汕星河奖颁奖大会期间,争取星河赵泰来文博艺术馆同时隆重揭幕。届时,文博馆将会成为潮汕的又一个藏品丰硕的展示中华古老文明的琳琅橱窗,又一处向青少年传播中华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那些林林总总、美不胜收的春秋战国玉壁,明代精铸的铜佛像铜香炉,极尽华美的宋元明清历朝宫廷瓷器,傅抱石和徐悲鸿的画作,尤其是一件薄胎彩绘瓷碗就与香港某拍卖行曾经拍出一亿五千万港元天价的清宫御用瓷碗毫无二致,这些,都将会令人双眼发亮,心头一震,不由你不衷心赞叹。
 
    这些年来,一批批文物无偿捐赠出去,他毫无悔意。虽然身家如水之逝,名望却日见飙升。他先后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番禺荣誉市民、盐城荣誉市民等称号,2005年和2007年,他又与陈香梅、金庸等同获世界杰出华人奖,是唯一一位两次荣获这项崇高荣誉的精英。获奖之后,美国不少重量级机构争相聘请他担任各种职务,他不慕名不图利,一概婉拒,最后只接受了哈姆斯顿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和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因为,教育和学术毕竟是人类文化的源头,少受权力和金钱的浸淫。在文化活水中畅游,他会非常惬意。
    随着家族的收藏不断转化成为国人的珍赏,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解脱!
    有次,他下榻番禺墨宝园,春宵踏月赏花,仰望深天,遐思缕缕,诗情绵绵,不禁口占:“明月天上照,春来花自俏。人寿有多少?光阴去秒杳。”
    是啊,时空无尽,人生有期,后半生该如何度过?
    他最大的愿望是:背着背包云游四方,遍览祖国锦绣河山。当然,此生深爱的书画艺术,是一定不会离弃的。古贤云:无为之为也。
〔原载于2008年7月18日、7月25日、8月1日《潮州日报》,
2008年7月20日《汕头日报》、2008年7月26日《揭阳日报》〕
 

版权所有 潮汕星河奖基金会 Copyright@2001-2013  粤ICP备17037998号  公网安备 44050702000117号